“宿迁抗战烽火”红色故事宣讲沭阳专场活动开讲!
八十年峥嵘岁月,八十年壮丽诗篇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深情回顾党的光辉历程、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,9月2日,“宿迁抗战烽火”红色故事宣讲(沭阳专场)活动在沭阳县塘沟高级中学举行,为高一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节思政课,1300余名学生参加
八十年峥嵘岁月,八十年壮丽诗篇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深情回顾党的光辉历程、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,9月2日,“宿迁抗战烽火”红色故事宣讲(沭阳专场)活动在沭阳县塘沟高级中学举行,为高一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节思政课,1300余名学生参加
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八桂大地上有那么一支特殊的青年队伍,他们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,平均年龄不足20岁,大多数是在校大中学生,有的是失业失学的社会青年,有的是千里迢迢回国的华侨,他们告别校园,辞别家人,揣着“救亡图存”的共同信念奔赴战场
从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到五指山麓的椰林烽火,抗日战争的硝烟已散去80年,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仍在山河间澎湃。“要讲好抗战故事,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、迈向未来。
看着电视屏幕,家住西城白纸坊地区的九十五岁老人宗玉田不自觉地瞪大眼睛、向前欠身,轻声说:“好,真好呀!”一旁的曾外孙和曾外孙女小声问:“太姥爷,您参军的时候用什么武器?”
硝烟散尽,精神永存。八十载余光阴流转,抗战的烽火早已远去,但那一段血与火熔铸的历史,却如同民族基因中不灭的火焰,持续照亮着一个古老国度迈向复兴的漫漫长路。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不仅是山河光复的荣光时刻,更是一座蕴藏着无穷力量的精神富矿,值得我们深入持续挖掘,从中
从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到五指山麓的椰林烽火,抗日战争的硝烟已散去80年,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仍在山河间澎湃。“要讲好抗战故事,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、迈向未来。
1939年,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相持阶段,山东抗日根据地既要直面日军残酷的“扫荡”,又急需构筑稳固广泛的宣传舆论战线。1月1日,《大众日报》在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创刊,以油墨为火种,宣传抗日主张,聚集抗日力量。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回首历史,在民族危难之际,在中国国内仁人志士投身抗战之外,远离祖籍家乡的海外华商也纷纷捐款捐物,成为支持抗战的另一支独特的力量。
上海,一座英雄之城,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,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。从一·二八事变到八一三淞沪会战,从“孤岛”时期的地下抗争到全面反攻阶段的敌后支援,上海工人始终处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地位。
“我们在太行山上/我们在太行山上/山高林又密/兵强马又壮/敌人从哪里进攻/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……”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,一曲雄壮的《在太行山上》把人们带回到那个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。
在北京市朝阳区,静静矗立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九一台。这座始建于1918年的大型中短波广播发射台,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者,不仅承载着自身独特的前世今生,更以其独特的方式,成为连接抗战硝烟中的北平与当代繁华北京的时空桥梁。昔日,这座电台的电波承载着抗战的烽火
8月29日下午,《英雄城市 抗战烽火——武汉抗战历史特展》现场,一张拍摄于1938年定格周恩来同志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工作的泛黄照片,将武汉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支队的40余名领导干部和民警拉到烽火连天的岁月。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
80年前,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,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。这场胜利如破晓曙光,驱散黑暗,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,更催生了无数记录历史、传承抗战精神的不朽文艺丰碑。
近日,“抗战烽火中的哈尔滨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览”在哈尔滨市博物馆正式开幕。本次展览以“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”为主题,通过丰富的史料与创新的展陈形式,生动再现哈尔滨人民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。展览由
当抗战的烽火燃遍东北大地,一首首革命歌曲犹如一盏盏火炬,曾激励、引领着无数抗联将士共赴国难、奋勇杀敌。让我们在这铿锵有力的歌词、穿破云霄的曲调中,一起重温东北抗联历史,传承红色薪火。
一本泛黄的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首译本,如今静静躺在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的陈列馆里。历经烽火硝烟得以保存殊为不易,其背后有一段党员、群众用生命守护、践行信仰的传奇故事。
一本泛黄的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首译本,如今静静躺在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的陈列馆里。历经烽火硝烟得以保存殊为不易,其背后有一段党员、群众用生命守护、践行信仰的传奇故事。
8月29日,“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科学家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”暨“十四五”科技成就掠影展在京揭幕。现场,《科学群星闪耀时:抗战烽火中的科学家故事》新书发布与研讨活动举行。这部专为青少年创作的作品,聚焦 20世纪30至40年代那段烽火岁月,通过
大众日报·大众新闻推出“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——热血山河·青年记者重走抗战路”系列融媒报道。青年记者重走热血抗战路,在跨越时空对话中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,全方位展现山东人民英勇抗战精神。
“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!”武汉沦陷之际,诗人艾青写下这首泣血之作,道尽家国之痛与赤子深情。八十多年后的今天,全国优秀思政教师、武汉市解放中学吴又存的深情朗诵,为这首诗赋予了新的时代回响。他以“铭记历史 爱国担当”为主题,为现场学生们带来